评审时,根据系统特点及其投入、产出关系,确定企业机械过程及系统中存在的“非绿色部位”。通过对机械过程及系统进行深入、客观的现状审核、分析研究以及对物料平衡和能流的分析,阐明机械过程及各单元的功能状态和特性,特别是有关过程中资源利用转化、能源物料消耗、废物产生排放的现状及差距。在机械过程评审的基础上,针对系统中存在的差距,围绕机械过程中原材料投入、工艺及设备、生产运行管理、产品和废物内部循环等环节,对可能的节能、降耗、减污部位进行分析,寻找并确定可削减废物、提高能效、提率、降低成本等的潜在因素。
无锡征图钢业有限公司
热轧精密钢管用连铸圆管坯板坯或初轧板坯作原料,经步进式加热炉加热,高压水除鳞后进入粗轧机,粗轧料经切头、尾、再进入精轧机,实施计算机 控制轧制,终轧后即经过层流冷却和卷取机卷取、成为直发卷。直发卷的头、尾往往呈舌状及鱼尾状,厚度、 宽度精度较差,边部常存在浪形、折边、塔形等缺陷。其卷重较重、钢卷内径为760mm。将直发卷经切头、 切尾、切边及多道次的矫直、平整等精整线后,再切板或重卷,即成为:热轧钢板、平整热轧钢卷、纵切带等产品。热轧精整卷若经酸洗去除氧化皮并涂油后即 成热轧酸洗板卷。(1)合理选材。对精密复杂模具应选择材质好的微变形模具钢(如空淬钢),对碳化物偏析严重的模具钢应进行合理锻造并进行调质热,对较大和无法锻造模具钢可进行固溶双细化热。
不锈钢是指含铬大于12%的钢种。不锈钢自1912年发明以来取得迅猛发展,至今全球仍以每年3—5%的速度递增。全世界不锈钢的消费总量达35万。我国正处于不锈钢生产和消费应用的高速增长期,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轻工、食品、酿酒、制、家电、水电、机械、建筑、市政和各种民用器具中。年我 年为225万吨,24年不锈钢消费量达到447万吨左右,居全世界位,预计26年不锈钢消费量将达到6万吨以上,其中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的消费量占不锈钢总消费量的75%—8%。
(2)模具结构设计要合理,厚薄不要太悬殊,形状要对称,对于变形较大模具要掌握变形规律,预留余量,对于大型、精密复杂模具可采用组合结构。
(3)精密复杂模具要进行预先热,消除机械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
(4)合理选择加热温度,控制加热速度,对于精密复杂模具可采取缓慢加热、预热和其他均衡加热的方法来减少模具热变形。
(5)在保证模具硬度的前提下,尽量采用预冷、分级冷却淬火或温淬火工艺。
(6)对精密复杂模具,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采用真空加热淬火和淬火后的深冷。
(7)对一些精密复杂的模具可采用预先热、时效热、调质氮化热来控制模具的精度。
(8)在修补模具砂眼、气孔、磨损等缺陷时,选用冷焊机等热影响小的修复设备以避免修补过程中变形的产生。
另外,正确的热工艺操作(如堵孔、绑孔、机械固定、适宜的加热方法、正确选择模具的冷却方向和在冷却介质中的运动方向等)和合理的回火热工艺也是减少精密复杂模具变形的有效措施。
瓦斯灰工艺矿物学特性瓦斯灰化学组成和铁物相分析瓦斯灰原料取自包钢炼铁厂,瓦斯灰多元素化学分析结果见表1,XRD衍射分析结果。-Fe2O3;-Fe3O4;-C从表1可见,TFe31.%,含碳33.6%,SiO2.87%,CaO4.35%,有害元素S,Zn,Pb等含量也较高。从图1可见,主要物相为赤铁矿、磁铁矿和C。瓦斯灰粒度筛析瓦斯灰外形呈灰黑色粉未状,粒度大小不均,大颗粒成蜂窝状,块状,片状等,表面有空隙。
钢帘线是橡胶骨架材料中发展 为广阔的产品,也是在金属制品中生产难度的产品,其对钢中夹杂物塑性要求很高,以避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断丝的现象。要生产出高质量的帘线钢就必须努力提高帘线钢的洁净度,控制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大小、数量和形态。北京科技大学的学者对LDLFVDCC工艺流程生产帘线钢各工位夹杂物类型、形貌和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帘线钢转炉出钢过程中加入帘线钢精炼渣对钢脱硫不利,但为后续精炼预造渣和对钢中夹杂物的变性了条件;为了使夹杂物获得良好的塑性,精炼过程中采用中性渣,调渣时禁止使用铝矾土,要求终渣碱度为0.9~1.1;对钢中大型夹杂物的分析发现$多数夹杂物成分为SiO2-Al2O3,部分存在Na2O和K2O,应该是耐火材料卷入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