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东茂名淘汰的旧设备裸电缆线大量收购
相同平方数(10平方以下)的铜线和铝线,价格甚至相差一 /盘(每盘100米,电线以“盘”为单位出)。而相同粗细的铝线,价格一般在50~100元/盘。那么,为什么装修要用铜线,而不能使用价格更便宜的铝线呢?原因一:载流量低1.选择电线的标准是电线的载流量——通过载流量,再计算出可负载这么多电流,需要多粗的电线。铝线的载流量为铜线载流量的1/3~2/3(线方越粗,差距越大),比如4平方电线,如果是铜制的,载流量在32A左右;如果是铝制的,载流量只有20A左右。明确了这一点对这一问题可能容易理解。单片机中的高阻态在51单片机,没有连接上拉电阻的P0口相比有上拉电阻的P1口在I/O口引脚和电源之间相连是通过一对推挽状态的FET来实现的,51具体结构如下图。组成推挽结构,从理论上讲是可以通过调配管子的参数轻松实现输出大电流,提高带载能力,两个管子根据通断状态有四种不同的组合,上下管导通相当于把电源短路了,这种情况下在实际电路中不能出现。从逻辑电路上来讲,上管-下管关时IO与VCC直接相连,IO输出低电平0,这种结构下如果没有外接上拉电阻,输出0就是漏状态(低阻态),因为I/O引脚是通过一个管子接地的,并不是使用导线直接连接,而一般的MOS在导通状态也会有mΩ极的导通电阻。改变频率可以方便地改变电机的运行速度,也即变频对于交流电机的调速是十分合适的。变频器的工作原理与变频器的工作方式有关。通用变频器按工作方式分类如下:U/f控制。U/f控制即电压与频率成比例变化控制,又称恒压频比控制。由于通用变频器的负载主要是电动机,出于电机磁场恒定的考虑,在变频的同时都要伴随着电压的调节。U/f控制忽略了电机漏阻抗的作用,在低频段的工作特性不理想。因此实际变频器中常采用E/f(恒电动势频比)控制。KM1和KM2的线圈分别串彼此的辅助常闭点。一般实际应用的时候,SB2和SB3两个按钮也要机械互锁。双重互锁更加的安全。一键启停这个电路没有太大的实用性,但是非常适合学习。2个中间继电器和一个交流接触器,我们看一下电路,2个继电器互锁,KA1的线圈串KM的辅助常闭点,KA2的线圈串KM的辅助常点。所以按下SB按钮关KA1自锁,同时KA1的常点闭合KM自锁,实现了启动操作。然后再按下SB按钮关,KA2又会自锁,KA2的常闭点会断,而KA2的常闭点是串的KM的线圈,所以同时KM线圈失电,实现停止操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