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定子的各相激磁电流大小与相对应转子步进情况如本文图所示。此时,简化图,A相B相的节距θ0作步距角,转子每次电流各变化一次,每步进θ0/4,即已知步距角的四分之一。一般使用这种细分方法,可以使电流波形能够接近正弦波。此处增加细分步级的细分量,电流能近似正弦波,旋转转矩也能得到正弦波变化。2相步进电机的交链磁通与电流模型如下图所示。电流以角速度ω表示,A相比B相超前(π/2),电流公式如下所示:iA=IcosωtiB=Isinωt激磁磁通在A相与B相交链部分,考虑相位相差π/2,根据上图变成下式:ΦA=ΦcosθΦB=Φsinθ设A相转矩为TA,B相转矩为TB,2相微步进驱动时的转矩为T2,考虑 简单模型,令式(T1=NNrI(dΦ/dθ))中的N=1,Nr=l,则转矩公式如下所示:转子与定子的转动磁场同步,以负载角δ(如前文《PM型电机转矩的产生及负载角》及文《HB型电机的转矩与负载关系》的图中δ)转动,下式成立:θ=ωt-δ将上式3代入式式2,及θ=ωt-δ得下式:即T2为含ω的项消去,δ取一定值,能得到近似正弦波的转矩。
废旧电缆利用方法
河南信阳废旧电缆( /)铜芯电缆 个导磁体夹着1个永磁体,转子的齿位置互相相差1/2齿节距。转子的磁通从N极出发,经过气隙处(定转子齿相对的地方)到定子磁路,再返回转子的S极,磁路如箭头所示。上图左侧的转子上部,右侧的转子下部产生吸引力,轴两侧产生力矩(此力是不平衡电磁力),转子的旋转受定子激磁线圈切换产生旋转力。轴承的间隙会很容易产生振动。实际上定子主极为8个极,转子齿数为偶数,目的是消除此不平衡电磁力。实际上与2个转子齿部相对的定子,在轴向上并非是分成两个,而是采用硅钢片叠压而成一体。电流方向如-6所示箭头所指。主控关控制左后车窗上升1-右前车窗关2-右前车窗电动机3-右后车窗关4-右后车窗电动机5-左前车窗电动机6-左后车窗电动机7-左后车窗关8-驾驶员主控关组件独立操作分关控制左后车窗下降。合上左后车窗关7的下降关,则控制电路闭合,形成回路电流,具体电路路径为:蓄电池正极熔断器左后车窗关7“下”左后车窗电动机左后车窗关7“上”(原始位置)主控关8的左后车窗“上”(原始位置)主控关8的左后车窗“下”(原始位置)搭铁电源负极。在测量电流时,应特别注意必须把电路断,将表笔串联在电路中。在测量2500v交流或直流高压电压时,要注意人身安全,测试表笔应该分别插入“2500v”及“一”插孔中。测量电阻时必须将被测电路与电源切断,当电路中有电容存在时必须先将电容进行放电,以免损坏表头。电阻测量时,量程应该选择合适。在测量低电阻时要注意接触电阻,在测量高电阻时(大于10kΩ),应该注意不可以加入并联电路(不应将人手接触表笔的金属部分或电阻器的引线部分)。对于一个具有电阻、电感、电容的交流电路中,交流电源两端的电压一般不和它输出的电流同相位。如果调节电路的参数或者电源频率使它们同相位,这时电路就发生了谐振现象。按照发生谐振现象的电路不同,可以分为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串联谐振在R、L、C串联电路中,但满足感抗XL等于容抗XC时,即电源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同相位,就会发生谐振现象。因为发生串联电路中,所以也称为串联谐振。为了更加深入了解串联谐振的现象,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交流串联R、L、C电路。在变频控制中,目前常用的是三相逆变桥,就像下面的图中一样。三相逆变桥中的U1,U2,V1,V2,W1,W2是控制6个IGBT的驱动信号;而三相逆变桥U,V,W分别接电机的三相绕组的引出端;三相逆变桥的工作原理这里简单介绍一下,逆变桥的上端接的是直流电压的正端,下端接的是直流电压的负端,这里该直流电压为VDC。三相桥由三个桥臂组成,如上图中U1,U2控制的IGBT组成一个桥臂;V1,V2控制的IGBT组成第二个桥臂;W1,VW2控制的IGBT组成第三个桥臂;所以当U1是高电平,且U2是低电平时,上臂的IGBT通,下臂的IGBT关断,这样的话电机的U相对逆变桥的负端电压就约为该逆变桥的直流电压值,即为VD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