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程序中还应需要的数据,或者规定计算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从输入设备取得数据,或向输出设备输出数据。将编制好的程序存储在计算机内部计算机只能识别二进制文件,也就是一串0和1的组合。我们编写的程序,不管使用哪种语言,如汇编语言、JA等, 终都要编译成二进制代码,也就是机器语言,计算机才能够读懂和识别,才能按照一条条指令去执行。编写好的程序 终将变为指令序列和原始数据,保存在存储器中,给计算机执行。
用途:
结构: 工作电容:52±4PF/km
绝缘电阻:大于10000MΩ.km
1. 对绞绝缘线芯2.聚酯薄膜3.铝箔4.纵放铜丝5.护套 CPEV 5*2*0.9 外径11.5mm 护套厚度1.3mm由于两台计算机都有可能改变某一个信息(改变某一位的状态,或是对某一数据字的赋值等),因此就有可能产生矛盾。那么,该信息的 状态由谁来决定呢?显然,由在时序上后执行的来决定。如同我们早就知道的那样,在编写和运行PLC程序时,它每次都是按照扫描周期,由上(地址号为0)而下地(终点是END指令所在行,它地址号)执行程序。如果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指令改变了同一个寄存器的数值(或是同一个寄存位的状态),其结果是只有 一条指令有效。电工界有很多电缆载流量的计算方法, 常用的口诀就有好几个。如:"十下五百上二,二五三五四三界,七零 两倍半,穿管温度八九折,铜线升级算,裸线加一半。"电缆还有:"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电缆对于这两个口诀的含义想必电工朋友都不陌生,不明白的朋友可以网上搜索一下,这里不再解释。从这两个口诀可以看出一个问题,就是截面积越粗的电缆,每平方的载流量越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