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江苏无锡工程电缆大量收购
用手转动转子,如万用表指针不动,表明设正确。如万用表指针摆动,表明设错误,应对调其中一相绕组头、尾端后重试,直至万用表不摆动时,即可将连在一起的3个线头确定为头或尾。万用表法2。万用表置mA档,按接线。闭合关S,瞬间万用表向右摆动则电池正极所接线头与万用表负表笔所接线头同为头或尾。如指针向左反摆则电池正极所接线头与万用表正表笔所接线头同为头或尾。将电池(或万用表)改接到第三相绕组的两个线头上重复以上试验,确定第三相绕组的头、尾,以此确定三相绕组各自的头和尾。:为了使电机的旋转速度减半,把变频器的输出频率从50Hz改变到25Hz,这时变频器的输出电压就需要从400V改变到约200V2.当电机的旋转速度(频率)改变时,其输出转矩会怎样?变频器驱动时的起动转矩和转矩要小于直接用工频电源驱动。电机在工频电源供电时起动和加速冲击很大,而当使用变频器供电时,这些冲击就要弱一些。工频直接起动会产生一个大的起动起动电流。而当使用变频器时,变频器的输出电压和频率是逐渐加到电机上的,所以电机起动电流和冲击要小些。对于这个原因,很多人会联想到电流的"集肤效应"。集肤效应:当导体中有交流电或者交变电磁场时,导体内部的电流分布不均匀,电流集中在导体的"皮肤"部分,也就是说电流集中在导体外表的薄层,越靠近导体表面,电流密度越大,导线内部实际上电流较小。结果使导体的电阻增加,使它的损耗功率也增加。这一现象称为集肤效应。对于集肤效应的深度可以通过公式计算:ξ——导体电导率,且ξ=1/ρ,ρ为导体电阻率μ——导体材料的磁导率δ——集肤深度ω——角频率,且ω=2πf,f为电流频率集肤效应和交流电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集肤效应越显着。检测继电器线圈将万用表置于“Rx100”或“Rx1k”档,两表笔(不分正、负)接继电器线圈的两个引脚,测量继电器线圈的直流电阻,万用表表针指示应该与该继电器的线圈电阻基本相符。如果表针指示阻值明显偏小,说明继电器线圈局部短路。如果表针指示阻值为零,说明继电器线圈两引脚间短路。如果表针指示阻值为无穷大,说明继电器线圈已断路。以上三种情况均说明该继电器已损坏。检测继电器节点给继电器线圈接上规定的工作电压,用万用表“Rx1K”档,检测节点的通断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