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判别出管型和基极b后,可用下列方法来判别集电极和发射极。将万用表拨在R×1K档上。用手将基极与另一管脚捏在一起(注意不要让电极直接相碰),为使测量现象明显,可将手指湿润一下,将红表笔接在与基极捏在一起的管脚上,黑表笔接另一管脚,注意观察万用表指针向右摆动的幅度。然后将两个管脚对调,重复上述测量步骤。比较两次测量中表针向右摆动的幅度,找出摆动幅度大的一次。对PNP型三极管,则将黑表笔接在与基极捏在一起的管脚上,重复上述实验,找出表针摆动幅度大的一次,对于NPN型,黑表笔接的是集电极,红表笔接的是发射极。
1、电力电缆:中、低压电力电缆,高压电缆,超高压电缆,及特高压电缆,油浸、塑料、橡皮绝缘电力电缆 2、通信电缆:同轴通信电缆、市内通信电缆、煤矿专用通信电缆、屏蔽通信电缆、铠装通信电缆、阻燃通信电缆 3、特种电缆:耐高温电线电缆、聚醚砜绝缘电线、低电感电缆、低噪音电缆、加热电缆、电致发光电线、CMP电缆、电缆、无卤新型绿色环保电线电缆、交联电缆、裸电线、工厂电缆、 4、裸电线体制品:钢芯铝绞线、铜铝汇流排、电力机车线等 5、其他类型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船用电缆、 /农用/矿用线缆、、光伏电缆、机电用电线电缆、生产用电线电缆、耐油/耐寒/耐温/耐磨线缆等
陕西铜川电缆电线废电缆两相3.6°步进电机定子主极为4(在定转子间会产生不平衡电磁力,所以不鼓励使用此结构)时,依式Nr=m(nP±1/2),当P=2,m=2,n=6时,得Nr=25。小图为两相,定子4主极,3.6°的步进电机结构,其外形为42mm步进电机,用于5寸48TPI的FDD(软盘驱动器)上。当为三相时,由式Nr=m(nP±1/2),m=4,n=4,P=3,得Nr=50。定子主极数为mP=12,步距角θs为1.2°。电位器给定方式给变频器+10V、ACM端子按下图示方法接一个1/2W,1kQ的电位器,通电后变频器I脚会输出10V电压,调节电位器会使I脚电压0~10V范围内变化,给定频率就在0~50Hz之间变化。直接电压给定方式该方式是在ACM端子之间直接输入0~10v电压,给定频率就在0~50Hz之间变化。电流给定频率电流给定频率是指给变频器有关端子输入电流来设置给定频率,输入电流越大,设置的给定频率越高。plc底层,实际就是单片机在运行,它只不过是基于单片机的基础,发出来的一款二次应用的工业逻辑控制器,方便具有电工思维的用户来使用,所以PLC对比单片机的优势就是简单易用。PLC既然是基于单片机来发的,PLC所有功能,单片机肯定可以都到,比如一些计时,计数,中断,模拟量,通讯,逻辑控制,这些单片机都可以实现,而且响应速度上比PLC还要快很多,精度也会比PLC高。但是PLC使用了扫描周期来避免立刻刷新I/O端口状态,这点从软件而言,牺牲了速度,可靠性却强了很多,用户无论如何编程刷写程序,一般都不会发生死机等问题。层以上板(优点是:防干扰辐射),优先选择内电层走线,走不选择平面层,禁止从地或电源层走线(原因:会分割电源层,产生寄生效应)。多电源系统的布线:如FPGA+DSP系统6层板,一般至少会有3.3V+1.2V+1.8V+5V。3V一般是主电源,直接铺电源层,通过过孔很容易布通全局电源网络。5V一般可能是电源输入,只需要在一小块区域内铺铜。且尽量粗(你问我该多粗——能多粗就多粗,越粗越好)1.2V和1.8V是内核电源(如果直接采用线连的方式会在面临BGA器件时遇到很大困难),布局时尽量将1.2V与1.8V分,并让1.2V或1.8V内相连的元件布局在紧凑的区域,使用铜皮的方式连接,如下图:总之,因为电源网络遍布整个PCB,如果采用走线的方式会很复杂而且会绕很远,使用铺铜皮的方法是一种很好的选择!邻层之间走线采用交叉方式:既可减少并行导线之间的电磁干扰(高中学的哦),又方便走线(参考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