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原件很简单,分析很容易明白原理,三只电容器组成一个中性点,正常运行时此支电路无任何作用,不正常只发生在断相或缺相,当其中一相断相时,中性点电压就会明显升高,KA继电器便吸合,其动断触点讲接触器KM控制回路断,电机停止运转,防止缺相运行,达到保护电路目的。原理一懂,维修这类电路也就变得容易了。懂的无功补偿原理的就会知道,这个电路还有一个好处,三个电容器可以补充相位,提高电动机功率因数,由于电容太小,到底能起到多少补偿作用不太好说,但作用肯定有的。
用途:
结构: 工作电容:52±4PF/km
绝缘电阻:大于10000MΩ.km
1. 对绞绝缘线芯2.聚酯薄膜3.铝箔4.纵放铜丝5.护套 CPEV 5*2*0.9 外径11.5mm 护套厚度1.3mm我有一篇关于“串励直流电机启动控制电路”的推文,引起广大同行的热烈讨论,有些同行一下不明白,因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经历,所以比较理解这种心情,在此我再详细的解说一下具体控制原理,与同行们再一起共同温故学习一番。关于控制部件就不一一细说了,主要说两个,一个是时间继电器也就是KT1.KT2,另一个是可变段位电阻R。下面重点来说说控制原理,合上断路器,KT1得电吸合,常闭触点断,它控制的KM2和KM3全部断电,这时电路电流只得无奈的爬上R1R2这两座大山。检修与测绘电路, 挠头是成片的3\4\5\6脚的元件(2脚和8脚以上的元件还真不怵),其中若再无元件标注;或标注不祥,如二极管和稳压二极管不加区分的标注;或干脆无标注;或从印字上查不到相关,判断元件是何东东,就只有画出来,辅助分析。有时真想怒怼设计者:照顾一下维修者,好不?想想还是自己功力不够,是怨不得设计者的。本图,成片的3脚元件,绘起来那个费劲,就甭提了。好在本人还有点儿分析能力,整理后感觉原理不通之处,再重测重绘(如 将DV1和DY1,改画成稳压二极管,这才心里踏实了,否则画完也是不通气的电路),几经周折,得图如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