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电阻R1和R2的取值必须使当输入为+VCC时的三极管可靠地饱和,即有βIbIes在.21中设Vcc=5V,Ies=50mA,β=100,则有Ib0.5mA而Ib=(Vcc-Vbe)/R1-Vbe/R2若取R2=4.7K,则R16.63K,为了使三极管有一定的饱和深度和兼顾三极管电流放大倍数的离散性,一般取R1=3.6K左右即可。若取R1=3.6K,当集成电路控制端为+VCC时,应能至少1.2mA的驱动电流(流过R1的电流)给本驱动电路,而许多集成电路(标准8051单片机)输出的高电平不能达到这个要求,但它的低电平驱动能力则比较强(标准8051单片机I/O口输出低电平能20mA的驱动电流(这里说的是漏电流)),则应该用如.22所示的电路来驱动继电器。
用途:
结构: 工作电容:52±4PF/km
绝缘电阻:大于10000MΩ.km
1. 对绞绝缘线芯2.聚酯薄膜3.铝箔4.纵放铜丝5.护套 CPEV 5*2*0.9 外径11.5mm 护套厚度1.3mm执行菜单命令视图-数据视图,切换到数据视图方式,将显示数组和结构中个元素的初始值和实际值如下图所示访问数组中的数据:” ”.press[2,1]。其中 是数据块DB3的符号名,press是数组名称,它们用英语的句号分。方括号中的是数组元素的下表,该元素是数组的第4个元素如下图。用数组传递参数,如果在块的变量声明表中声明形参的类型为ARRAY,可以将整个数组作为参数来传递,在调用块时可以将每个数组元素赋值给统一数据类型的参数,如下图。电缆密集程度电缆铺设过于密集,不仅会产生温度过高的情况。多条导线并敷时,还会形成邻近效应和集肤效应,使电荷集中在导线截面局部,降低导线允许载流量。长度电缆越长,载流量也就越低。一百米电缆的载流量和一万米电缆的载流量,差的不是一个量级。(由于我的粉丝多关注的是家庭装修电路,因此要在这里多说一句:上述影响电线载流量的外部因素,多是供输电、工业、商业用电,家庭用电由于环境温度变化较小、距离短,因此可不考虑外部因素对电缆的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