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5号无缝方管-105*340大口径厚壁方钢管 精密光亮方管主要特点与用途: 一、精密光亮方管主要特点:方管内外壁高精度、高光洁度。热后方管无氧化层。内壁清洁度高。方管承受高压。冷弯不变形。扩口、压扁无裂缝。能作各种复杂变形及机械。方管颜色:白中带亮。具有较高金属光泽。 二、精密光亮方管主要用途:汽车、机械配件等用对方管的精度、光洁度有很高要求的机械。而现在的精密方管用户不仅仅是对精度、光洁度要求比较高的用户了。因精密光亮方管精度高。公差能保持在2--8丝。所以很多机械用户为了节省工、料、时的损耗。将无缝方管或者圆钢正慢慢的转变为精密光亮方管。 45号无缝方管-105*340大口径厚壁方钢管该工艺选用高氢复原气,高复原温度(9-96℃)和.4-.6MPa高压作业。复原动力学,加快复原发应;含硫气不通过重整炉,延长了催化剂和催化管运用寿数;复原和冷却作业别离操控,能对产品金属化率和含碳量进行大范围调理,产品均匀金属化率9.9%、操控碳量1.5%-3.%,质量安稳;装备CO2吸收塔,挑选性地脱除复原气中H2O和CO2,进步复原气运用率;重整炉发 /t,电耗9kWh/t。 方管容易变形的原因是什么焊接方管变形主要是焊缝收缩力大于母材强度造成的。 【1】只有单面一条焊缝的。采用从中部始分段退焊。即:第二段焊缝收弧在段起弧处。 【2】采取较小的焊接线能量。(焊接线能量与电流大小成正比。而与焊接速度成反)。即:用较小焊接电流、较快的焊速。 【3】有对称的两条、四条焊缝的。从一端始焊。采用对称越前法两条交错焊。比方:次焊150mm长仃止。再焊对称方300mm。越过前面150mm。随后每次焊300mm。就每次越过150mm了。 方管在成形和焊接的过程中均产生一定的应力和冷硬化。所以精密方管的交货状态根据所有要求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冷状态(BKM)焊接定径以后未经热。可以进行一定限度的冷。屈服强度有所提高。 退火状态(GBK)焊接定径以后经热。消除了焊接应力和冷硬化。可以进行多种冷。 正火状态(NBK)焊接定径以后经正火热。不但消除焊接应力和冷硬化。而且改变金属组织结构。细化晶粒。改善钢管的力学性能。 用户根据使用要求提出不同的交货状态。目前国内方管生产企业只有少数工厂配有在线或离线的热设备。部分工厂仅配有在线焊缝热设备。可以消除焊接应力。改善了焊缝区域的金相组织整体钢管仍然是冷状态。3方管对表面质量的要求精密方管如果没有特殊的要求允许表面有薄的氧化皮存在。可以用热轧钢带卷。钢管表面不得有裂缝、结疤、错位、烧伤、压痕、毛和深的划道存在。允许有不超过壁厚允许负公差的其他缺陷存在。其要求均高于对普通方管的要求。 山东德润精密冷拔钢管厂拥有精轧无缝钢管机组16条;冷拔无缝钢管生产线4条;精拔无缝钢管生产线4条; 精轧无缝钢管机组生产线16条,其LG20型精密轧机4台、LG30型精密轧机4台、LG 50型加强型精密轧机6台、LG 120型精轧机2台,现以投入生产,可生产型号:外径4mm---219mm,壁厚从0.8mm---32mm之间,主要生产冷轧精密光亮无缝管,精密钢管,精轧钢管、精密无缝钢管,精轧退火无缝管,精拉无缝钢管。精度在公差正负5丝、偏壁控制在10-30丝、外表光亮、内壁光洁、广泛用于汽车、摩托车、工程机械车、工程锚杆、建筑钢筋套筒、油缸、机械等广泛领域,年产 精密无缝钢管、精轧光亮钢管万吨。 专业生产异型无缝钢管机组(可生产外径4-400mm*0.5-30mm)的各种异型无缝钢管,可六角管、八角管、十二角无缝管,无缝方管、矩形无缝钢管、椭圆管、D型管、半圆管、拱形管、三角形管等各种异形无缝钢管。 可生产材质为:10#、20#、35#、45#、16Mn、27SiMn、20Cr、40cr、15CrMo、35CrMo等 。 因此在暗埋或嵌墙场合,焊接(氩弧焊)式是不锈钢水管的连接方式。承插焊式管件具有如下优点:它吸收了卡凸式、卡压式等机械连接有承口插入的简便优点;避免了不锈钢和橡胶圈不同寿命(后者会过早失效)y的棘手问题;承插焊管件连接比对接焊简捷的多;与承插焊管件匹配的管子其管壁相对较薄,符合节材节能的国策,性价比更好。施焊过程无需焊丝(以延伸边代替),不仅能使管路材质浑然一体、成色1%,且能省却焊接辅料,提高焊接速度,确保焊接质量;属通称“无接头连接”的连接方式;经耐压、气密、拉拔和负压等试验,其各项数据表明,管件连接强度和密封性能等,较机械连接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适用范围广,除明装、暗敷外,在管道井、嵌墙等复杂场合,“无接头连接”更具有特殊优势。围本标准规定了公称压力PN为1.2.4.M MPa的榫槽面带颈平焊钢制管法兰的型式和尺寸。本标准适用于公称压力PN1.6~PN26.MPa的榫槽面带颈平焊钢制管法兰。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版本的可能性 |
|